各团市、县(市、区)委,省级机关团工委,各省直单位团委,各省部属高校、企业、科研院所团组织:
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,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线,在全社会倡导行善举、献爱心的良好风尚,发扬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、服务青年的优良作风,集中开展青少年服务月活动,使广大青少年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和关爱。经团省委书记室研究,决定在两节期间开展2013年全省共青团 “暖冬行动”。现将有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 活动主题
汇爱青少年 聚力助成长
二、 活动时间
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2月8日
三、 活动对象
主要面向进城务工青年、农民工子女、城乡经济困难家庭青少年、寒假留校大学生等特殊青少年群体以及闲散青少年、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、流浪乞讨青少年、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。
四、 活动内容
根据关爱对象,结合共青团重点工作,设计相应的活动与载体,努力为广大青少年多办实事,并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。
(一)集中走访慰问城乡困难青少年群体
动员社会力量重点对“希望工程”受助生、农民工子女、经济困难家庭学生、寒假留校大学生等青少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,通过发放资助金、回家过年路费,赠送慰问品,开展慰问演出,举办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来传达共青团组织对他们的关爱。对“两节”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团员青年、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等,以适当方式进行慰问。
(二)深入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
结合春节期间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,通过为留守流动儿童建设的“希望来吧”服务阵地,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围绕学业辅导、亲情陪伴、感受城市、自护教育、爱心捐赠等重点内容开展志愿服务与慰问活动。把“希望来吧”打造成共青团服务青少年信得过、可持续的工作品牌,切实把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温暖送到农民工子女身边。
(三)举办“共青团周末剧场”
依托团属青少年活动场所,联合社会资源,以农民工及其子女为重点,面向困难青少年群体,通过12355青少年服务台电话预约、外地驻本地团工委集中组织及与外来人员较为集中的企业、学校、社区对接等方式,常年定期开展免费观影活动。结合实际,紧贴需求,经常性组织电影放映队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村组、进学校,努力丰富城乡广大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。
(四)大力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
针对新生代农民工、闲散青少年、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、流浪乞讨未成年人、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、农村留守儿童(城市外来未成年人)等重点青少年群体,建立动态排摸机制与常态联系机制,通过青少年服务月集中开展多途径多渠道帮扶工作,为他们送上关爱与温暖,推进社会管理创新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
五、活动要求
(一)全省联动,统一行动。2013年“暖冬行动”是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一次统一行动,是共青团系统落实十八精神的重要举措。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主动、全面参与,将“暖冬行动”与团干部基层大走访活动、“三下乡”活动、乡村青年文化节等走访慰问活动结合起来,统筹考虑,精心安排,切实将这一民心工程抓好抓实。
(二)广泛发动,扩大覆盖。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动青联、青商会、青基会等各类青年社团和乡镇“实体化”大团委新建团组织,整合青年文明号、青少年维权岗、青年志愿者等各类社会资源,动员各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,使活动尽可能覆盖各类青少年群体,探索建立联系服务青年的长效机制,努力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、凝聚力。
(三)突出重点,讲求实效。以重点青少年、农民工及其子女、经济困难家庭青少年等为重点,以困难扶助、志愿关爱为主要手段,发挥团组织工作优势,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活动。既要送温暖,也要送发展、送希望,既要解决他们面临的直接经济困难,也要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提供服务。通过送温暖进一步促进团组织联系青年、服务青年的能力。
(四)加强宣传,营造氛围。加大宣传力度,充分利用报纸、电视、网络,以及各种新兴媒体,采取多种形式,深入宣传暖冬行动的重大意义和重点活动,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,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与积极支持。要注意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、先进典型,也要宣传帮扶对象中自强自立的典型,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。
各地各单位要将“暖冬行动”中的好做法、好经验和工作总结上报团省委希望办。联系人:李晨,联系方式:025-86552199。
共青团江苏省委
2012年12月24日